如果配料中含有“人造奶油”、“起酥油”、“氫化植物油”、“部分氫化植物油”、“氫化脂肪”、“氫化菜油”、“固體菜油”、“酥油”、“人造酥油”、等字眼,那么該食品就含有一定量反式脂肪。
專家表示,在關注食物標簽上成分的同時,還要注意這些成分是靠前還是靠后(一般食物成分表上原料順序是按添加量從多到少排列的)。
如這些含有反式脂肪的成分“排名靠前”,那就要小心了,其中的“禍害”一定不少。如果這些原料排在七八位之后,那就無需過于擔心。
此外,現在許多食品(尤其是進口食品)都有營養(yǎng)標簽了。大家可以注意看,在脂肪那一欄下面,會明確寫出每一份食品或每100克食品的反式脂肪(TransFat)含量,如果每100克食品中反式脂肪含量少于2克,也算是比較健康的。如果這個數值為0,那就更好了。
除了在超市購買包裝食品外,在餐館就餐大家也要多留一個心眼。
如果發(fā)現炒菜或燉菜的油特別黏、容易凝固,也需要特別警惕,其中也可能含有大量反式脂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