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術文章
不應只關心水價,要更關心水質
閱讀:869 發(fā)布時間:2009-9-2中國的供水事業(yè),特別是城市供水,在老一輩的努力下,取得了很大的成績,從解放以后,供水水質和供水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。到了現(xiàn)在,供水行業(yè)面對的問題比較復雜。清華大學環(huán)境系教授劉文君舉例說,和以前相比,水源污染帶來的挑戰(zhàn)更大。現(xiàn)在我們關心的污染物,更多關心綜合性指標,在國外更多關心具體的指數(shù),在我國還極少有地方去專門測試。在國外,供水方面也是采用和我國類似的工藝,但是人家的水源水質比較好,所以他們沒有面臨我們所面臨的問題,我們現(xiàn)在因為工業(yè)發(fā)展比較快,這些問題不是目前這個工藝所能承受的,雖然工藝本身是挺好的。
政府在供水這件事情上應該負起更大的責任。責任有幾個方面,首先是監(jiān)管,現(xiàn)在監(jiān)管比較亂,曾經出現(xiàn)過一個城市的供水企業(yè)有三個部門來管。這需要加大力度來調整,管理制度的調整要適合國情,又能夠保證專業(yè)化的隊伍能夠得到實施。專業(yè)化的路是沒有錯的,怎么來保證?要靠政府。其次,錢是非常重要的事情,要改善供水設施各個方面,就需要有投入,我們投入是欠帳的。劉文君說,“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基礎設施投入中,投入到供水行業(yè)中是多少比例,我估計是很低的。”去年四萬億拉動內需的計劃里面,也沒有包括這個問題,這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。第三,水價的問題,這個問題有爭議,老百姓希望水越便宜越好,甚至認為自來水是不要錢。但是,優(yōu)良水質是需要投資保證的。水質提高以后,人民的健康水平提高了,生活質量提高了,各個方面帶來的間接效應是無法估量的。赤峰出一次事,有多少損失?包括對自來水水質信心的打擊,這是無可估量的。
劉文君認為,這三方面,一個是監(jiān)管,一個是投入,一個是水價問題,都需要綜合考慮。從政府方面來講,好的監(jiān)管體系應該建立;從自來水公司來講,一方面要優(yōu)化其成本結構,把獲得的水價收入更多地運用到提高水質上。另一方面,老百姓要理解,自來水公司必須要有投入,水是一個商品,它有商品屬性,需要一定的錢才能購買到比較放心的水。
對于我國的供水水質問題,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原總工程師高士國認為,之所以問題頻出,除了外部的環(huán)境污染之外,就水廠自身而言,設施的老化問題比較嚴重,污染應對措施不夠齊全。這個問題有兩方面,一方面是管理者本身要有這種意識。另一方面,各級政府部門要有一定的投入,沒有政府部門的投入,在現(xiàn)在水價定價機制的情況下,自來水管理部門是無法負擔的。由于水價偏低,自來水公司拿不出錢來改善設施,甚至有的單位連加氯這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要省點錢,怕虧損過多。這種現(xiàn)象應該引起政府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。
政府應該對水質重視起來,同時,水價應該調整到合理的水平,維持自來水公司正常運行需要。應該將水質與水價的關系跟公眾講清楚,高士國說,我想公眾還是能夠得到理解的。他說,不要因為有了瓶裝水就忽視了對自來水水質的要求。不要誤以為自來水是不能喝的,只有瓶裝水才是能夠喝的,這是一種錯覺。從各國包括我國自來水的標準上來看,自來水出廠水是可以直接喝的,從對飲用者的安全、健康角度來說是沒有區(qū)別的。瓶裝水只是自來水在某些范圍的一種補充,如旅行、出差、開會的時候。如果把瓶裝水代替自來水,忽視了自來水水質改善,這是一種悲哀。
清華大學水業(yè)政策研究中心主任、中國水網顧問總編傅濤說,要保證水質,政府應該承擔起管理責任,也有義務加大投資。這個投資包括兩個方面,一是政府財政直接投資,另外一個是通過價格方面調整來投資。
從以上了解行業(yè)的專家的視角來看,水質與水價,確乎是天平的兩端,我們要考慮兩者的關聯(lián),而不僅僅是只看到一個方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