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術文章
價值觀決定了人的溝通行為
閱讀:3027 發(fā)布時間:2010-6-6在溝通過程中,一個人的價值觀往往決定一個人的行為方向,了解價值觀對行為的影響對于提高溝通效果有著重要的意義。
一、價值觀取決于人生觀和世界觀
對一個人來說,他認為zui重要的客觀事物,就是zui有價值的東西。比如,人們對金錢、友誼、權力、自尊、工作成就等的總評價和總看法就不盡相同。有的人把金錢看得zui重要,有的人把奉獻精神看得zui重要,也有的人把自尊看得zui重要等等,都是人們不同的價值觀。價值觀是指一個人對周圍的客觀事物(包括人、事、物)的意義、重要性的總評價和總看法。這種對諸事物的看法和評價在心目中的主次、輕重的排列次序,就是價值觀體系。價值觀和價值觀體系是決定人們行為的心理基礎。
價值觀取決于人生觀和世界觀。一個人的價值觀是從出生開始,在家庭和社會的影響下,逐步形成的。一個人所處的社會生產(chǎn)方式及其所處的經(jīng)濟地位,對其價值觀的形成有決定性的影響。當然,報刊、電視和廣播等宣傳的觀點以及父母、老師、朋友和公眾名人的觀點與行為,對一個人的價值觀也有不可忽視的影響作用。
價值觀具有相對的穩(wěn)定性和持久性。在特定的時間、地點、條件下,人們的價值觀總是相對穩(wěn)定和持久的。比如,對某種事物的好壞總有一個看法和評價,在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這種看法不會改變。但是,隨著人們經(jīng)濟地位的改變,以及人生觀和世界觀的改變,這種價值觀也會隨之改變。就是說價值觀也處于發(fā)展變化中。
經(jīng)濟發(fā)展和社會的變革,不斷地撞擊著人們的價值觀,一些傳統(tǒng)的價值觀在不斷地發(fā)生改變。如“商品越經(jīng)久耐用越好”被“時尚、美觀、一次性消費”的新消費觀念所代替。
價值觀往往決定人的行為方向,在溝通過程中,了解溝通的對象屬于哪種類型的價值觀,預測在溝通過程中可能發(fā)生的狀況,你就能很好地決定溝通的策略和溝通方法。
二、價值觀不但影響個體行為,還影響群體和組織行為
價值觀不僅影響個人的行為,還影響著群體行為和整個組織行為。在同一客觀條件下,對于同一個事物,由于人們的價值觀不同,就會產(chǎn)生不同的行為。在同一個單位中,有人注重工作成就,有人看重金錢報酬,也有人重視地位權力,這就是因為他們的價值觀不同。同一個規(guī)章制度,如果兩個人的價值觀相反,那么就會采取*相反的行為,個體行為的影響,將對組織目標的實現(xiàn)起著*不同的作用。
價值觀在影響個體行為的同時,還影響著群體的行為,甚至影響著群體任務的完成。
三、不同階層的個人、群體和組織有不同的價值觀
因為價值觀是由人生觀和世界觀決定的,所以不同階層的個人、群體和組織的價值觀是不同的。組織行為學家史布蘭格(E.Spranger),把價值觀分為以下六類:
(一)追求真理性價值觀
它是以知識和真理為中心的價值觀。具有理性價值觀的人把追求真理看得高于一切。“生命誠可貴,愛情價更高,若為自由故,兩者皆可拋”這膾炙人口的詩句只有那些為自由獻身的先烈們才能寫得出來。黑人曼德拉為了爭取黑人的生存地位,發(fā)起了解放黑人的運動,被抓到監(jiān)獄先后被關押了27年,但其志不改,堅持斗爭,他出獄后繼續(xù)為爭取黑人的自由而斗爭,后被選為南非總統(tǒng)。
具有理性價值觀的人,金錢、美女等等誘惑都不會動搖他們追求真理的決心,有至死不渝的氣概和精神。
理性價值觀,把追求真理、知識和理念看得比生命重要,可以為了追求真理而獻身。與這類人溝通要懂得,他們需要的不是金錢,不是物質享受,而是一種精神追求,他需要的是志同道合,是一種精神的默契。
(二)追求美的價值觀
它是以外形協(xié)調和勻稱為中心的價值觀,他們把美和協(xié)調看得比什么都重要。
注重外表的人無論什么時候,都把服裝、化妝等放在*位。家庭裝潢舍得投資;化妝品再貴也舍得買;自己的容貌如果不是那么漂亮,會不惜一切代價去整容;有的人為了減肥患上了厭食癥,甚至丟掉了生命。
具有美的價值觀的人,無論做什么事情總是把外形協(xié)調和勻稱放在*位去考慮、去思維。有比較好的形象思維能力,在職業(yè)上適合從事建筑設計、家庭裝潢、廣告策劃、舞臺設計、城市田園規(guī)劃、美容美發(fā)等工作。
美的價值觀,注重外表協(xié)調、美麗,形象思維比較發(fā)達。在溝通過程中,對于整潔、瀟灑、大方的人有好感,態(tài)度自然就好,也能進行很好的溝通。對那些邋遢、不注意形象的人常常表現(xiàn)得不友好。在職業(yè)上會是一個有成就的畫家、設計師,以及好的網(wǎng)頁制作者。
(三)政治性價值觀
它是以權力地位為中心的價值觀,這一類型的人把權力和地位看得zui有價值。
有的人為了追求更高的地位和權力,會舍棄一切。如東周列國志中的“吳起殺妻求將”的故事,說的是吳起到魯國憑自己的才能獲得大夫之職的故事,據(jù)傳,齊國田和興兵伐魯,由于魯穆公知道吳起的妻子是齊國田宗之女,不肯重用,吳起為了獲得大將之職就殺了自己的妻子。
追求權力地位價值觀者認為:要想做事,就需要權力的支持,通過權力實現(xiàn)自己的理想和抱負。注重權力的人,為了自己的權力可以犧牲一切。注重權力的人把錢財看得很輕,違法權錢交易,成為溝通過程中的主要手段。
(四)社會性價值觀
它是以群體和他人為中心的價值觀,認為為群體、他人服務是zui有價值的。雷鋒及雷鋒精神就是典型的社會性價值觀。電視上曾報導了某一個國家,民間自發(fā)創(chuàng)立了一個維護城市秩序的組織,參加者皆出于自愿且沒有任何報酬,為維護城市秩序做出了巨大的貢獻。我國一位記者采訪了他們其中一位年輕隊員,他說:“我不要什么報酬,我們很自豪,因為有了我們這個組織,這個城市秩序好了,市民有了安全感,我們的行動受到市民的稱贊,我們就獲得了莫大的快樂。”
社會性價值觀,把奉獻、服務他人作為zui高的人生追求,信奉“他人快樂自己快樂”的信條,社會需要這類價值觀的人組成人際和諧的主體人群。
?。ㄎ澹┙?jīng)濟性價值觀
是以有效和實惠為中心的價值觀。認為世界上的一切,實惠的就是zui有價值的。此類價值觀的人,比較現(xiàn)實,注重效果。凡是有利的事就去做,把利益和金錢看得比較重。這類型的人適合搞經(jīng)濟工作、做生意。
具有經(jīng)濟性價值觀的人,追求實惠和金錢,獵取金錢成為其主體思維,他們對金錢的敏感性可以用來做好經(jīng)濟方面的工作,同時要避免利欲熏心,做違法的事情。和這類人溝通,市場、價格、企業(yè)的管理運作,怎樣才能低耗zui大限度地獲得效益和利潤,是其zui為關心和zui能引起共鳴的話題。
(六)宗教信仰性價值觀,
是以信仰為中心的價值觀。認為信仰是人生zui有價值的。多數(shù)宗教是研究人生哲學的,信仰成為這類價值觀的表現(xiàn)形式。zui典型的是中國的道教、佛教、西方的基督教、天主教,還有伊斯蘭教等。
宗教性價值觀,信仰作為價值觀的表現(xiàn)形式,在人類發(fā)展中占有一定的位置,為了信仰可以貢獻自己的一切,甚至zui寶貴的生命也在所不惜。在與之溝通過程中避免出現(xiàn)與其信仰相違背的語言和習慣,利于在相互交流中獲得共識。